学生工作

团学工作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-> 学生工作 -> 团学工作 -> 正文

多元服务惠民生,青春实践显担当

——法学院“三下乡”团队深入社区织就温暖网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08-07

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,法学院学生于今年暑期组建多支“三下乡”实践团队,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及社区治理需求,在国内多个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,以专业力量传递社会温情。

一、精准助老:健康守护与情感关怀并重

“慈善助老驿站”团队于7月15日在铜仁市江口县梵瑞社区针对60岁以上老人开展专项服务。队员们协助社区医护人员入户为老人记录健康数据,建立动态健康档案。面对视力障碍与失能老人,团队主动提供擦拭家具、打扫卫生等生活帮扶,赢得邱爷爷、张奶奶等老人连声感谢:“谢谢你们关心老年人!”

与此同时,“助老先锋·乡村暖阳队”在铜仁市矮屯社区老年学堂持续发力:组织扭扭棒手工课、端午节包粽子比赛、“祖孙手工坊”等17余场活动,丰富老人精神生活;开展防诈骗讲座,通过方言情景剧揭露“保健品推销”骗局;定期提供助餐等关爱服务,构建“健康+娱乐+安全”全方位守护体系。

二、创新宣教:筑牢社区安全防线

“无毒守护者联盟小队”以创新形式在贵阳市西湖社区推进禁毒宣传。国际禁毒日期间,团队设计“精准打击”禁毒投壶游戏,将毒品知识融入趣味互动;在“七一”党建活动中推出禁毒套圈游戏,引导居民识别毒品仿真模型。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:面向青少年播放动画短片、揭秘“跳跳糖”等新型毒品伪装;为中老年人剖析毒品危害案例,提醒警惕“保健品”陷阱。

三、文化融合: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

法学院学子深耕社区文化建设。“多元共融·乐聚社火”嘉年华晚会在万科未来水岸小区举行,葫芦丝演奏、方言猜谜、公益集市等活动促进新老居民互动融合。

团队参与成都市江陵路社区公益创投路演,支持8个本土团队申报社区治理项目,以“居民票选+专业评审”机制激发自治热情。此外,“舒心坊”工作坊关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,社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、微笑气球游戏疏导老人情绪,搭建情感支持平台。

四、实践育人:专业服务践行青春使命

从健康档案建立到禁毒游戏设计,从文化晚会策划到心理疏导介入,法学院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。“三下乡不仅是服务,更是成长,”一名队员感慨,“我们学会了用专业视角洞察社会需求。”活动覆盖贵阳、铜仁、成都等多地社区。

法学院“三下乡”团队以多元服务绘就民生暖色,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的担当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,引导学生在广袤乡土中读懂中国,在服务社会的课堂中书写青春答卷。



一审(责任编辑):汪楚晶

二审:陈   婷

三审:丁作枚